中关村众享荟生境花园营造

针对众享荟小花园场地面积小、改造和养护经费有限的问题,街道秉承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城市微更新理念,在业内专家和街道责任规划师的指导下,依托公益组织,发动志愿者,通过二十多次的志愿活动,将这片满是建筑垃圾的场地打造成一个低成本、低维护、可持续的社区小微生态示范基地。
实施主体:中关村街道办事处
项目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西南部
项目规模:450平米
施工单位:北京街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建成时间:2021
所获奖项: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社区花园共建6步骤
最初,小花园所在地块被一栋违规建筑所占据。在与土地经营物业方、社区政府等多方协调后,获得空地并拆除违建、收拾场地。
Step 2 确定原则,构思方案
在设计师的指导下,与居民共同完成制定方案、确定原则。
Step 3 制定计划,协同共建
志愿者团队在活动执行团队的安排和指导下,参与完成了14项共建任务,包括花池修砌、道路铺设、花草种植等基础项目,厚土栽培、蚯蚓塔及昆虫屋制作等生态过程,以及土壤覆盖、植物整理等后期完善工程。
静待植物演替,等待成为动植物的栖息之地
周而复始,继续为生境花园添砖加瓦,静待更多的故事上演……
建造低成本可持续生态景观
规划设计团队以经济节约为原则,对建筑垃圾(拆违钢管、梁柱结构)、植物垃圾(木屑、枯叶)等进行了再利用,在花园简单的结构框架中融入了节水花园、雨水花园、朴门永续、昆虫屋等生态理念,通过种植设计、土壤修复和雨洪管理实现社区花园的可持续发展:所选植物多为抗性较强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在保证花园全年景致的同时可以露地越冬;加入厨余垃圾、植物垃圾进行厚土堆肥后的土壤,加之蚯蚓塔中蚯蚓的附加作用,可以保证土壤肥力;雨洪管理则是通过连接屋顶的小型雨水花园和节水花园实现的。
植物多样性
生境花园采用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方式,将草本植物拟自然化的形式组合种植。2020年9月种植了26种草花,所选植物多为抗性较强的多年生宿根花卉,既能保证花园全年景致,又可以露地越冬;2021年春天种植了攀援植物凌霄和五叶地锦;2021年秋天又补种了10种蜜源植物和适鸟植物,加之原有的香椿、槐树、元宝枫三种乔木,小花园形成了有机且稳定发展的群落式花园景观。8个小微花园种植的植物,或能够吸引相应的动物。它们共同营造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丰富的植物种类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相继来到这里,为自己寻觅一处城市中的自然家园。中关村众享荟生境花园内已观测到刺猬、珠颈斑鸠、蚂蚱、柑橘凤蝶等多种动物、鸟类和昆虫。
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动植物多样性,还包括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遍布各个角落,影响人类健康与植物生长,是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微生物的“宝库”,是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基石。
土壤、土壤微生物与植物三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人工草花群落对于城市中受人类干扰严重的土壤生态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提升与理化性质的改善也会反过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形成更美的社区植物景观。
多方共建
在小花园的建设过程中,中关村街道既是发起者,也是倡导者,更是决策者。街道充分发挥责任规划师的作用,为小花园的设计建造提供专业咨询建议,同时着力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深度融入并深入参与,努力形成政府、设计师、专家学者、公益组织、志愿团队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彼此互动的“多元化”合作模式。
在众享荟生境花园建设过程中,把志愿服务项目作为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开展了“绿色生活创建暨绿色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活动分为手作社区花园、绿色生活创建、绿色文明实践三大板块,涉及自然景观系统、水系统、能源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垃圾管理系统五个主题,环保志愿者自己动手持续更新。
双减政策出台后,街道主动联系旁边的双榆树中心小学,将众享荟生境花园作为学生们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课后服务。每周四下午的课后三点半,双榆树中心小学“种植社团”的30余名同学会来到小花园,修建花木、采集种子、观察生物、制作积肥箱······这种由心而发的体验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更多的成就感、获得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劳动实践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既增加了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又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更提升了小生态公民的责任感。
项目总结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小花园从贫瘠走向生机勃勃,从灰色变得多姿多彩,成为了60多种动植物成长的家园,土壤生态得到明显修复,土壤微生物显著增加。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袁涛、高健洲团队一直在对小花园进行“人工草本花卉群落是否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城市土壤生态有积极作用”的研究;双榆树中心小学“种植社团”的同学们每周四下午会来到小花园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部的志愿者会定期对小花园进行维护。
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2021年9月,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的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中关村众享荟生境花园”案例荣获“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作为联合国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会议,COP15全面总结了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谋划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LAC景观网,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侵权,联系删除